在闊別中國市場數年之后,包括三文魚在內的挪威海產品正在試圖重新回到中國消費者的餐桌。
您好,歡迎來到冷凍食品網:國內唯一服務于冷凍食品全產業(yè)鏈的綜合平臺
2017-12-2814:32
來源: 冷凍食品網 發(fā)布者:編輯
在闊別中國市場數年之后,包括三文魚在內的挪威海產品正在試圖重新回到中國消費者的餐桌。
據新華社報道,挪威海產局與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(xié)會24日共同發(fā)布“2025計劃”。根據這一計劃,我國將逐年提高挪威海產進口,2025年進口總額將提高至100億元人民幣,三文魚進口將達到156000噸,北極鱈魚達到40000噸,比目魚、鯖魚、海參斑、雪蟹、帝王蟹等海產品消費也將提高,并確保海參、藍貽貝、海參斑、北極甜蝦等消費市場穩(wěn)定。
“挪威海產業(yè)始終致力于與本土政府及商業(yè)伙伴一起提升挪威對中國的海產出口量。許多挪威海產公司都期望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健康、可持續(xù)的海產品。”挪威漁業(yè)部長佩爾·桑貝格(Per Sandberg)24日表示。與他共同訪華的,還有140多個挪威水產公司的代表,他們組成了挪威歷史上向外國派出過的最大規(guī)模的商業(yè)代表團。
挪威海產局中國大陸和香港區(qū)總監(jiān)畢思明 (Sigmund Bjørgo)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到明年5月之前,挪威將用12個月的時間,在中國占領65%的三文魚市場份額,盡管目前這一數字僅為3%。
此外桑貝格還表示,挪威的海產品產業(yè)也在越來越多地回應來自中國的“特殊”需求。例如,挪威周邊海域所盛產的海參,本來不是挪威漁船傳統(tǒng)上所捕撈的對象,而隨著中國的市場逐漸向挪威開放,挪威也越來越重視對海參的捕撈。
桑貝格稱,挪威有信心在接下來的幾年內,使挪威每年對中國的海參出口量達到15萬-20萬噸。
除了龐大而富有潛力的市場以外,強大的“中國制造”也為挪威的海產業(yè)本身提供支持。桑貝格介紹稱,挪威正在發(fā)展的遠洋三文魚養(yǎng)殖業(yè)需要一種特殊的深水網箱,這種網箱比挪威以往常用的網箱要大數倍。而目前為挪威提供這種網箱的正是中國青島的一家公司,其制造的網箱能容納約120萬條三文魚,而傳統(tǒng)網箱僅能容納約30萬條。
來源:澎湃新聞
30000+
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+
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(yè)10億+
交易額10億